引言
2021年11月8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等提出明确要求。
为进一步实现人力资源服务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落实“新时代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推动人力资源服务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产品创新。浙江万盛人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盛人才)于2021年开始积极谋划人才服务数字化改革,以引入人力资源领域的前沿技术,打造创新型、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为目标,逐步提升企业在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一、现有困境
(一)传统业态产能过剩与新型高端业态产能不足并存
传统的招聘与派遣业务占据人力资源服务业的主要份额,不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业务同质化严重。同时,以传统业态为主的人力资源服务受个税改革、社保新政的影响较大,新业态、新技术、新服务培育不足。
(二)传统的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服务水平愈发下降
由于服务单位数量多,各单位机构性质、管理内容、服务需求等大大小小都存在差异,难免出现信息维护不及时,沟通不到位,数据处理不及时等现象,工作效率低,客户满意度不佳。
(三)“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的融合再探索
虽然在人力资源领域“互联网+招聘”“互联网+培训”等融合业态正在逐步出现,但仍有接近一半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并没有实施“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的模式。
(四)盈利模式较为单一
作为中介服务机构,服务费是企业盈利的主要来源,但传统的劳务派遣、招聘等业态本身服务价值并不高。加之大量中小企业恶性竞争,进一步导致行业内平均利润下滑,出现“高营业额,低利润率”的局面。
二、破局思路
为响应数字化改革,完善高质量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加强新形势下内部管理,万盛人才从自身及人才服务的业务特点出发,采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持续优化的建设思路,分三阶段进行规划建设,进行人力资源服务转型。
(破局思路图)
第一阶段:人才大数据统计阶段
通过统一数据标准,以夯实人事管理为目标,打造管理闭环,提升人才管理能力,完成人事基础模块建设,为万盛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奠定牢固的数据基础。
第二阶段:核心业务线上流转
在筑牢数字化建设的地基后,急需进一步提升万盛人才人力资源相关业务的综合能力建设。通过系统建设实现流程重塑,建立最优的业务动线;打通不同业务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业务间的线上流转协同,最终构建贴合场景、效率最优、使用者满意度高的业务规范。
第三阶段:实现业务一体化建设
通过系统数据与各业务流程的支持,实现业务留痕迹,统计有依据。利用相关数据对业务进行统计分析,其分析数据不仅可为万盛人才提供相关业务核算的依据,也可帮助服务单位进行人力成本等统计分析,赋能领导层进行科学决策。
三、落地实施
建立人才数据库,盘活企业人力资源
组织架构是企业流程运转、部门设置及职能规划等最基本的结构设计依据,是单位职能和职责划分的体现。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对组织变化带来的需求灵活进行搭建调整,适用于多层级组织的管理需求。万盛人才的组织机构层级多,业务单元数量大,同时由于业务的特殊性,组织架构多变。通过系统梳理组织机构,实现机构的增删改查,进行全面的机构信息管理,组织层级清晰明了。
(组织管理示例)
员工信息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底层数据,它存储了各项人事业务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既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统计分析的基础,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万盛人才建立了完善的人力资源信息体系,实现了对员工全生命周期信息的管理,解决了以往无法追溯历史数据、员工信息查询统计困难等问题;同时报表制作工具简单,可灵活绘制、一键生成所需报表,便于管理工作的开展。
(员工管理示例)
深入核心应用,提升业务办理效率
1.招聘管理
招聘是万盛人才最核心的工作之一,作为专业的人力服务机构,招聘工作更是需要结合服务单位、应聘者与万盛人才三方力量。服务单位需提供明确的用人要求,万盛人才则需要在招聘环节中更准确的把控用人要求,与应聘者进行沟通,从而实现客户需要、人岗匹配的便捷、高效的服务。
通过上线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从发布岗位、收集简历、线上筛选、入职通知等全流程线上进行。同时,将符合条件、具备高潜力但因各种原因未能进入企业的人才纳入人才库进行运营管理,实现优质应聘人才的储备,确保新增岗位有才可选,方便招聘专员将分散的简历资源集中起来,逐步积累自己的人才库。
(招聘平台示例)
对于招聘专员来说提高了数据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大大提高了其工作效率;对于应聘者来说,从岗位投递到进度的查询均可在PC端或移动端进行查看,方便快捷,提高应聘者满意度与认同感。
(移动端示例)
2.薪资管理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普遍薪资核算体系较为分散,所需的核算数据存在延时或不一致性,给薪资核算业务带来较大的困难。现有薪资体系下分服务单位核算与单位间结算,而服务单位业务核算又有着不同的要求,如此复杂多样的核算工作采用线上进行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准确性。
(薪资管理示例)
针对不同的服务单位设置不同的工资表,薪资数据批量计算并可进行二次编辑;
核算员完成薪资核算后,线上流转财务复核,财务审核完成,生成银行所需模板数据;
工资条、银行报盘和薪资报表的自动生成与输出,实现历史薪资数据的查看。
(薪资管理示例)
基于人才服务大数据,打造万盛人才数据仓
1.自助管理
万盛人才作为国有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通过人力资源数字化平台,给用人单位及服务员工进行不同的权限分配,用人单位负责人通过查看本单位用工人员档案信息及用工分析,实现员工从招聘到离职期间的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赋能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用人单位员工可以查看个人档案信息、工资信息及各类管理制度,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提升员工满意度”
2.人力资源大数据分析平台(BI)
人力资源大数据分析(BI)是基于数据分析所实现的可视化信息展现平台,通过对系统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人力资源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精准把控万盛人才现有人才及业务情况;对于服务机构来说,通过掌握企业现有人力资源成本投入与实际产出进行比较,得出企业的人力资源效能,赋能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与规划,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
(大数据分析驾驶舱示例)
四、价值分析
(一)引入人力资源平台,创新应用“互联网+人力资源”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进行人力资源服务也的创新探索,改变万盛人才传统业态产能过剩的局面,推动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服务改革,焕发万盛人才人力资源服务新活力。(二)提升数据准确,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万盛服务水平
通过人力资源相关数据规范与流程规范,提升工作准确性、全面性与完整性,实现了数据信息及时更新、资源共享,打破业务间信息壁垒,赋能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管理效率与人才满意度。
(三)建立招聘平台,强化品牌效应,促进企业战略落地
通过建立人才招聘平台,提升招聘专员与应聘者服务,强化万盛人才的品牌效应,建立外部人才供应链,为万盛人才未来布局猎头服务奠定夯实的基础。
(四)实施数字化改革,实现服务在线化,赋能业务转型发展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推动万盛人才数字化改革,实现相关业务线上流转,提升服务能力;通过对万盛人才业务数据的统计分析,挖掘业务潜力,提升服务业态,赋能万盛人才的转型发展。
参考资料:人力资源服务业转型升级:机遇、挑战及动力机制
邮 箱:zzhao@ehrel.com
胪
胪
杭州总部: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华中南路690号6楼
邮 箱:gebo@ehrel.com